微速讯:《戏台》鸣锣,陈佩斯“重学”电影
时间:2025-08-25 19:14:33来源:中国青年报
陈佩斯今年71岁了。

当上一代观众对他的印象还停留在《吃面条》《主角与配角》《警察与小偷》等经典小品,以及《二子开店》《孝子贤孙伺候着》等“老电影”时,最近电影《戏台》的热映,让这一代观众重新认识这位一辈子就干了喜剧这一件事的艺术家。

《戏台》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民国战乱时期,五庆班班主侯喜亭带着戏班进京演出,而店伙计大嗓儿被洪大帅误认成名角金啸天,被要求演出《霸王别姬》。台前台后顿时乱作一团,各方势力卷入其中,在小小的戏台上,一场啼笑皆非的大戏就此鸣锣开场。

《戏台》的话剧版从2015年至今演了360多场,电影版迄今豆瓣评分8.0。身兼导演、编剧、领衔主演的陈佩斯,时隔近30年重新执导电影,无论演出阵地在舞台还是银幕,他关注的始终是大时代下的小人物。


(资料图)

“只要大家能在戏里找到点什么,我们的努力就值了。”陈佩斯说。

近日,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对话陈导。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话剧版《戏台》获得了好口碑,观众不可避免地对电影和话剧进行比较。

陈佩斯:谁都会有观后感。戏剧就是戏剧,电影就是电影,这两个是可以分开的。但好的戏剧很有可能成为好的电影,因为它剧本结实、文学架构精巧,奠定了成功的基础。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听说你为演员准备了一份长达8页的导演手记?

陈佩斯:是的,先从电影的背景开始说,一直说到我想要的风格样式,再具体到每一个角色。

喜剧,是要说的最大的一块:电影的喜剧架构是怎样的、由什么来形成因果关系、有几个动作线、喜剧的套路是怎么形成的,哪儿是铺垫,哪儿要打点——打点就是要产生笑声的地方。

还有,这个喜剧是怎么产生的?这要从人物性格里去寻找答案。角色的性格决定了角色的行为,角色的行为产生了故事的冲突。这些东西我写得很细很细,让演员慢慢产生印象,他们的表演就有支撑点。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很多观众对片中“双霸王”那场戏记忆深刻。

陈佩斯:在做话剧剧本的时候,我就有这个推断,人物冲突和关系还能再紧一扣。让两个霸王碰在一起,一个很紧迫的情况就诞生了,而且呢,偏偏又认错了,就好玩了。结果真霸王被打倒在地,假霸王反而上去了,也出乎观众的意料。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片中六姨太的戏剧性很强,作为编剧和导演,你在塑造这个角色时想突出她的哪些特质?

陈佩斯:我是最喜欢这个角色的。这个戏里头,最痴迷戏剧的人是谁呢?不是我这个班主,不是金啸天那个大角儿,也不是凤小桐那个男旦,其实就是这个六姨太。

大嗓儿是戏迷,我演的这个戏班班主呢,是为了吃饭,因为我得看顾这一班子人马的生存。这个六姨太是纯粹地痴迷戏,她迷这个戏,甚至可以忽略自己的生命,可以置生死而不顾。我特别希望演员能够把握住那种痴狂的状态,对戏里英雄的痴迷、对戏剧的热爱,是表演的一个支撑点。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你经常在片场给群演讲戏,还亲自示范表演,给群演讲戏的动力来源是什么?

陈佩斯:我是为了完成我的任务,为了让演员能达到我的要求。说着说着戏,自己就开练了,就替人家演上了,作为一个导演,这其实不可取。但是没办法,这是我的工作习惯,我就是演员出身。所以我给人家导戏的时候,自己先演了不知道多少遍。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听说很多戏你在现场看完后直接说ok,不用去监视器前再看一遍,这种“心中有数”是怎么来的?

陈佩斯:这戏在舞台上演了10年了,我怎么会心里没数呢,远远一看就知道了。我们拍第一个镜头的时候,人家都说英语,我喊的“预备开始”,满剧组都偷着乐,真是个老头。有人跟我说站错地儿了,就给我拉到那小房子里去了。但我不喜欢看机器,就喜欢在现场面对面看演员表演,然后我自己也参与。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在你的艺术生涯中,从小品、影视剧,到话剧,再到如今回归电影,似乎只专注于做喜剧这一件事情。你的内在驱动力是什么?

陈佩斯:我在工作中发现了很多技术性的东西,还有很多根本的东西。我们在创造笑声的时候,有很多技术技巧,这些技术技巧建立在什么之上,是一个很深层的问题,需要我们一点一点去发现。

我们在做小品的时候,就是发现这些技巧,再去实践。比如,一个人物的装扮错位,形成了身份的错位,剧中另外一个人的不知情,让观众发笑,让“我”自食其果,就产生了喜剧效果。到了话剧《阳台》,就是一个完全靠技术技巧堆砌起来的作品,它的戏剧结构非常致密。

别人没看到的东西我们看到了,而且掌握了,这个是特别值得骄傲的事情。人都有虚荣心嘛,那时候就靠着虚荣心和自己的这点小发现,一步一步往前走,这确实是一个很不得了的动力。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距离你上一部导演的电影已经过去近30年,这次回归,你感受到的最大不同是什么?

陈佩斯:电影工业的技术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胶片换成了数字,灯光系统也全都变了。而因为技术条件的改变,整个工作现场也变了。过去灯比人多,在一个景里,你想走到镜头中心的这个点,要穿过重重阻隔,到处是摄影机的架子、器材、灯、线……现在你去看,摄像机、灯,都是隐藏的。对我来说,这是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整个拍摄的过程,是我重新学习电影的过程。

标签:

最新
  • 微速讯:《戏台》鸣锣,陈佩斯“重学”电影

    陈佩斯今年71岁了。当上一代观众对他的印象还停留在《吃面条》《主

  • 最新快讯!中铁物贸集团供应链生态大会举办

     8月7日,中铁物贸集团供应链生态大会在天津举办。大会以集成

  • 看点:药物研发装上“量子显微镜”

     8月8日,记者从安徽省量子计算工程研究中心获悉,本源量子计

  • 广东化州化橘红飘香四川仪陇 川粤协作双向奔赴

    25-27日晚,一场名为橘红醉南北·乐享川粤情的化橘红啤酒音乐节,在

  • “大白熊”加入高端户外混战

    随着始祖鸟等高端户外品牌在中国市场获得持续增长,越来越多的外资

  • 东西问|魏家祥:以文明对话追求人类幸福

    7月10日,全球文明对话部长级会议于北京举行,马来西亚交通部前部长

  • 甘肃康县积极应对强降雨天气|焦点快播

    受近日强对流天气影响,甘肃东南部的陇南市康县出现大到暴雨。据气

  • “职”等你来 193家企业携1.3万余个岗位亮相银川

    昨天(7月2日),在宁夏银川,举办了一场跨区域人才招聘会,来自全国

  • 今日讯!报告显示:我国公众对自动驾驶性能和安全性接受度持续提升

     近日,由武汉大学数字经济发展与治理论坛、武汉市社会科学院

  • 孔子是哲学家吗?孔子的介绍

    孔子是否是哲学家存在一定的争议,但许多人倾向于认为他是一位哲学

  • 中国风点燃消费新引擎

    打卡文博场馆、探访古城古镇、体验汉服妆造、入住国风酒店……新中

  • 新华网财经观察丨“护眼台灯”乱象调查

     走进北京东三环十里河装饰城,台灯展区人来人往。一位正在挑

  • 中国首个海上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项目投用

    中国海油22日发布消息称,中国首个海上CCUS(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

  •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外国人眼中的中国经济韧性

    背诵中国交通法规,苦练倒车入库、侧方停车……来自委内瑞拉的吴瑞

  • 全国“棉纺消费季”启幕

    日前,由商务部主办的外贸优品中华行全国纺织服装对接活动、全国棉

  • “以旧换新”成建材业转型契机

     近年来,家居建材行业面临房地产市场放缓、消费市场疲软等多

  • 旅游
    •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效能不断释放惠民利企 为经济运行注入发展动力

    • 来逛旅交会! 2000块就能环游世界?

    • 新华鲜报|海水有多咸?卫星“望闻问切”来探测

    • 驻马店市驿城区沙河店镇:奏响消防“安全曲” 点亮“平安法治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