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玻璃行业
(相关资料图)
药用玻璃按照用途和工艺可分为模制瓶和管制瓶。模制瓶仅需将玻璃熔融后滴入模具冷却成型,而管制瓶需要先将玻璃拉成管,再进行热加工制作成特定形状的药瓶。模制瓶工艺较简单,但表面光滑度与壁厚均匀度等性能较差,通常制作为大容量、质量要求较低的药瓶,如输液瓶和药瓶等;管制瓶工艺复杂,但表面光滑平整、瓶壁薄且均匀,通常制作为小容量、轻重量、高要求的药瓶,如安瓿瓶、预灌封注射剂瓶、卡式瓶等。
药用玻璃按材质的B2O3含量高低可分为高硼硅玻璃、中硼硅玻璃、低硼硅玻璃和钠钙玻璃。其中,高硼硅与中硼硅玻璃的力学性能、热膨胀系数、耐水酸碱等性能强于低硼硅玻璃和钠钙玻璃,机械强度高、耐极冷极热性好、不易与药品发生反应。而高硼硅玻璃转化加工所需温度更高,封口难度较大,故中硼硅玻璃具有最佳的综合性能,是药用包材首选玻璃,可用于盛装生物制剂、血液制剂、冻干制剂、疫苗等特殊药品。
市场空间长期向上
中国社会老龄人口呈现出持续上升的态势。中国 65 岁以上人口比例持续的提升,2021 年达到 2.01 亿人,占比达到 14.20%,预计 2030 年占比将近 25%。老龄人口占比的提升带来医药需求的持续提升,医药包装行业作为医药的耗材,随着医药行业发展包括用药量的增大和各类新型药品的生产,需求也在同步地不断扩张,市场总体规模也呈现越来越大的趋势。中国药用玻璃市场规模从 2012 年的 174.9 亿元,到 2020 年扩大到 234 亿元,年度复合增长率为 4%。未来随着医药行业的发展,药用玻璃市场规模将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加速呈现同步加速向上的态势。
竞争格局
国内药用玻璃除了山东药玻,主要玩家还有德国格雷斯海姆、印度Piramal/AGI、德国肖特、正川股份、力诺特玻、日照鼎新等企业。国内企业起步较晚、规模较小、产品种类相对单一,多数大型企业各自在某一产品方面有突出优势,例如力诺特玻在管制瓶市场竞争力强,山东药玻在模制瓶市场占据龙头地位,市场占有率超过 80%,且深耕药玻行业多年,企业规模大、产品链丰富,综合制瓶实力较强。
药企作为药用玻璃的下游企业,集采带来药品的价格下降将带来药用玻璃采购价格的压力,不利于医药玻璃企业产品价格的提升。同时,也对药用玻璃企业的生产规模和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所以,对于中小药用玻璃企业也将面临着供应能力和价格对利润压制的双重压力,从而加快药用玻璃行业优胜劣汰,促进药用玻璃龙头企业市占率提升。
国家政策
2016 年《医药工业发展规划指南》提出加快注射剂包装从低硼硅向中硼硅转换;2017 年《已上市化学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技术要求》提出“不建议使用低硼硅玻璃和钠钙玻璃”;国外药企一般使用的中硼硅玻璃瓶作为包装,像美欧、日本等在注射液和生物制剂包装上强制使用中硼硅玻璃瓶。所以,在一致性评价的要求下国内企业通过想更好地通过评审在医药玻璃瓶上也要参照国外的包装,使用中硼硅玻璃瓶。
上游原材料风险点
纯碱、硼砂、天然气是影响成本较大的三类原材料,我国硼矿总体储量约为 3500 万吨,约占全球总量的 3%,但整体品位较低,多用于生产硼含量较低的十水硼砂,因此国内企业直接或通过代理商间接向美国、土耳其等厂商进口采购硼砂、硼酸。近两年受疫情影响,国际海运紧张、土耳其经济危机以及供应商产能问题,硼砂硼酸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
核心技术被卡脖子(风险点)
中硼硅管制瓶在前端拉管环节中存在较大技术壁垒,主要在融化和玻管成型的工序中,目前主要技术和市场仍掌握在国外企业中。制瓶相比拉管,业务模式偏轻资产,国内企业主要和国外企业采购中硼硅管然后制瓶,附加值仍比较低。目前国外主要中硼硅管供应商为美国康宁,德国肖特,日本 NEG,全球产能分别为 27、12、9 万吨,占据全球绝大多数市场份额。近年来出于降本以及缩短运输周期考虑,肖特和康宁分别在浙江缙云、安徽蚌埠建立中外合资工厂生产拉管。
国内企业布局中硼硅拉管,目前国内产品质量仍不如海外品牌。
潜在风险
受产业链上(矿产资源材料、大宗化工原料和能源供应商)下游企业(中间商和终端客户)的双重挤压,成本控制难度较大。
日化瓶行业中小企业多、产能过剩和产品同质化加剧了市场竞争;印度、越南、印尼等新兴 国家具有低成本替代的优势,出口形成一定的竞争压力;同行业进入中硼硅产品领域,预计与公司会形成正面竞争。
龙头山东药玻的估值目前PE 处于历史平均水平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投研怪兽
标签: